互聯網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用戶的資源作為核心的要素。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剛開始的時候并不注重盈利,做大用戶規模之后,通過用戶這樣一個精準化的需求挖掘,進而創新它的一些業務。
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創新點主要由兩類:一是基于信息平臺和賬戶形成業務閉環,也就是全產業鏈,比如阿里巴巴已經將全部互聯網金融業務打包到螞蟻金服。二是作為產業鏈前端,提供信息和技術類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著力挖掘用戶的精準化需求。從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的平臺企業層出不窮。他們中間包括三大陣營,一是傳統金融引發出來的一些互聯網化的平臺,比如網絡銀行、網絡證券和網絡保險。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平臺,以小貸、P2P、眾籌為主要代表。三是“互聯網金融+產業”類平臺。
越來越多的信息類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是通過兼并、收購等這樣的一些方式來逐步實現做大、做強的。不少互聯網金融企業正從剛開始的信息終端逐步向平臺化發展,比如大智慧通過收購湘財證券全面進入金融業的發展。而BAT以及像華為、中興等等這樣的大數據能力較強的公司也正在形成大數據服務的產業鏈。亞馬遜通過后臺的大數據,通過數據的滲透計算,能夠很精準地給用戶提供真正所想要的一些產品。未來的大數據企業在跟其他企業形成數據共享之后,將轉型為數據運營商。
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陳平教授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新的商業模式競爭。傳統金融業有著很多固有的漏洞,比如節假日不結算、貸款手續非常麻煩等,而互聯網金融將加強現有金融業的競爭,有利于扶持中小企業創業。此外,隨著“有效市場理論”的實踐,自由浮動的價格本身并不能優化生產和分配。價格不是完全信息,固定資產抵押也不能反映企業未來的風險和機會。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公司尤其是淘寶網掌握大量的交易信息,可以從大數據中判斷中小企業的生命力,比如其現金流如何,還款記錄怎么樣,以此來決定企業的信用并給予貸款。當國有的、民營的大型銀行包括跨國銀行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的時候,這些新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利用現在市場上的多種信息來區分客戶,可以大大發展這些中小企業的貸款空間。
從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來看,互聯網金融擁有堅實的需求基礎,代表未來。國內的大中銀行都是在模仿西方的金融巨頭,如果中國的互聯網電商平臺能從商品市場的交易平臺做到金融市場的流通平臺,將足以挑戰現在西方跨國的金融巨頭。